我院赴台湾静宜大学联合培养生一行14人在杨志伟老师带领下于11月9日参观访问了位于台中沙鹿的台湾福气社区关怀协会🛀,9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被正式录用为志工队长期志工。该协会理事长👰🏿🚣🏻♀️、静宜大学社会工作与儿童少年福利学系纪金山副教授🚵🏿♀️、执行长吴綵玲女士♿,主任林郁芳女士等接待了参访团一行,与全体师生分享了台湾非营利组织管理与运作的经验🥲。
协会秘书长吴彩玲女士首先代表协会欢迎我院师生的到访🤵🏻♀️👩🏼🎨,向全体师生介绍了台湾福气社区关怀协会的发展历程与主要业务,并分享了她对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认识。台湾福气社区关怀协会成立于2010年,是台湾注册成立的非营利组织。组织的成立缘于协会纪金山理事长关于老人福利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中认识到台湾社会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但老人福利体系建构始终仍停留在研议与试办阶段🕵🏽♀️。基于此,在研究机构、高校、社区、民间组织等多方的支持下成立了该机构🏊🏽♂️。社会的业务主要涉及小区培力展能、小区照顾协作👩🦯、长期照护体系培力🔏、互助团体倡导等领域,强调「传递幸福,让智慧和善互动」🧑,积极推进老人福利的发展。

吴彩玲秘书长还就台湾非营利组织的现况发展进行了报告,她认为管理营运“财务问题”中的“财源筹措”、“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中的“在职训练与员工流动”以及“外部资源连结与运用”问题中“对外部资源的了解不清”等议题是台湾非营利组织管理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那么在非营利组织运营中就要有足够的策略去规避与改变这些问题。为此🧍🏻♀️,协会尝试采用了“社会企业”的模式来经营运作协会,“用企业的方式🛕,达成社会的目的和实现组织的目标”,亦即非营利组织成立自营事业,在赚取利润之时,也达成了某种的社会目的🕵🏿。这种运作模式在社区为老人群体提供有产值的服务盈利,由此维持无产值的服务,由此形成互补服务运作模式来维持协会的正常经营🪬,有效地避免了财源问题,减少对外部组织的依赖和控制,从而更有效地致力于协会的宗旨和使命。

随后📼,协会理事长🤹、静宜大学社工系纪金山副教授就协会的管理理念、督导模式、薪酬分配以及台湾人口老化问题等方面和大家展开互动交流。他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将抽象概念有效地、有序地实务化的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不仅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更需要运用创新理论对组织进行管理。“社会企业”管理模式为NPO提供了市场和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在台湾当下人口老化与少子化双重压力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能力再创造✪、居家养老等需求则是一个前瞻的服务领域,以“社会企业”的形式推进老人福利的发展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与空间。

台中市政府委托项目社区发展育成中心负责人以及福气志工队负责人都分享了团队管理😹、志愿者招募、培训👩🏿🎓、评鉴、激励以及培力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对协会的所开展的核心业务如长青学苑、乐龄大学等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了介绍。与会的同学们还就协会内部运营管理👱🏼♂️、薪酬分配、社工成长空间👨🏿🔬、政府合作方案、志工价值输送、志工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经申请👨🏿🦳,我院9名同学从正式录用为该组织的长期志工,经过系统培训后🦹🏼,在台湾学习期间将为机构提供长期的志工服务👅。

最后,杨志伟老师代表参访团一行赠送了纪念品,对协会的热情款待与支持表示感谢,并就赴台交换生志工服务🎅🏿、专业实习👩🏽🎤、社工公共资源共享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并表示今后在机构建设、非营利组织培训等领域将展开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