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来台湾🪤,眼看又即将要离开👷♀️,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呢?因为还有下学期一整学期的停留🤷♂️,所以谈不上不舍,但是只要在台湾生活久了就会发现,在即将离开这片土地的时候才体会到自己是如何从心底里爱上这里...
依稀记得再次踏入这片土地的时候那种熟悉感亲切感🏂🏼,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生活在这里真的是令人太陶醉了,以下我将从“人文”与“生活”两个方面描写我在台湾四个月以来的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人文面
(1)礼让的台湾人
只要踏上过台湾土地的人,不管是观光客还是交换学生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台湾人都十分热情与亲切。除此之外💂🏼♀️💙,生活在这里人民彼此间的礼让深深地感染了我🧑📚,有关任何交易,结束后伴随着并不是顾客冷漠地走开,而是二者间衷心地对彼此说一句谢谢🦦,谢谢二字虽短,但却蕴含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怀,原先是货币与物品之间冷冷的交换,但因为一句谢谢,让彼此心间都有舒服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用钱买不到的售后服务吧。
(2)互助关怀的台湾人
在台湾十分推崇小区发展🧗,人与人之间似乎已经养成了互助关怀的习惯。当看到外来者看上去有需要帮助的模样👩🏻🔧,当地人就难以安奈他们主动上前解难的心情®️。针对这一点有一件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事情,11年十月份的时候我与台湾的同学打算去云林的剑湖山世界游乐园消遣周末☦️🤸🏽,在去的途中我们迷路了🦶🏽🧑🏻🦲,手中拿着地图,结果有一位推着自行车的中年阿姨主动走到我们面前,自信满满但又带有一点调气的口吻说道“迷路了哦,要去哪里”...在阿姨的指导下我们找到了原本计划的路𓀅。类似的事情在台湾不见怪也数不胜数🚽,我只是有点感慨❕,希望当我们回到原来生活地方再遇到迷路的情况时,被我问路的人不要离我太远。
(3)善良的台湾人
目前为止我所遇到的所有台湾人都是善良的,而基本上极大多数的台湾人也是善良的。他们的善良使得人卸下了内心深处的防备💅🏿,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种善良让同年龄的台湾人与大陆人相比较起来,台湾人看上去要更年轻一些。
二、生活面
(1)课堂也欢乐
静宜大学不是九游会平台气氛很浓的地方🤦🏼,同学们更注重的是课余的社团活动,与我们这群来自中国大陆来的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凸显了我们的用功,自然成为了老师们的宠儿。久不久就会听到课堂上老师劝我们要善用轮流逃学和迟到的权利。有趣的是当我们出现懒惰的现象时,老师会紧张地提醒我们不要被台湾的同学"教坏"了,似乎害怕失去难得认真的学生。
基本上台湾的课业安排是轻松的,但是因为我们击不得🧏🏽,争第一争蹭饭的志向让全班同学在一个星期里连续好几天凌晨三点才上床🧎🏻♂️,严重者通宵达旦🪴,过程非常痛苦与狰狞,但回想起却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而当报告结束后🕵🏻,结果全场最得意的是授课的老师🧒🏼。
(2)出行也丰富
与中国大陆相比较,毫无疑问台湾是如此的渺小🤹♀️。然而台湾虽小却五脏俱全🦶🏻,小而精致。到处都是值得研究观赏💂🏻♀️,再次来到台湾就不像初次到来时充满观光客要游遍台湾的心态👨❤️💋👨🧷,而事实上在我第一次来台时除了几个离岛以外🧍♀️,台湾的观光景点我都已经走遍了🐞,台湾各种美好的风光都早已脏在我心里🧍♀️。而这次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尽量的在地化,而在地化的关键点在于过台湾人的生活🙏🏼,做台湾人日常做的事🧑🍼。减少出远门的次数,却深深地探寻了台中的奥秘🛄。周末偶尔约约朋友到村里走走,看看稻田;骑骑自行车感受在地文化;节假日拒绝都市里的狂欢🔱,到山上体验原住民的欢庆......
但是遇到盛大的节日比如跨年就毫不犹豫选择与民众一起普天同庆。说到跨年,全台湾每个县市都举办免费的跨年演唱会,这算是台湾人民的一大福利。来到台湾,作为一民陆生,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学生的福利以及做为人民的福利。
(3)交友也广阔
截至目前,与静宜结为姐妹学校的大学共有一百五十余所,其范围涉及世界各个角落🐦,校园内除了中国大陆的同学以外还有来自香港、澳门👨🏻🦼➡️、马来西亚🖍、越南🚅、日本👍🏻、韩国🧘🏽♀️、瑞典...的同学。所以静宜大学是一个能够交到各国好友的圣地,基于上次来台湾所留下的连接,让我这次重新认识到一群来自马来西亚的朋友,以现在和他们的交情程度来看,当我以后有机会到马来西亚时会有很多个让我蹭吃蹭喝蹭住蹭玩的地方。
最后给以后要来台湾的大陆朋友一些小建议:
1🤼♀️、不要害怕自己一个人到台湾⚔️🏋🏻♂️,这里不会让你感到害怕与陌生🔕;
2👨🏿🚀、尽情地开放自己的心🍻,尽可能地容纳这里的事物🧚🏼,你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3、若在台湾生活久了🧹,两地的差距会让你回到原来的生活圈时需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
4、若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来台湾时,请不要犹豫,台湾真的很值得!